经典的“窄门”——如何在碎片化阅读的温水中免于死亡
2017-07-07 10:35:16
  • 0
  • 0
  • 17
你们要进窄门。因为引到灭亡,那门是宽的,路是大的,进去的人也多;引到永生,那门是窄的,路是小的,找着的人也少。
——《新约·马太福音》

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信中说,避重就轻,乃读书之大忌。他恪守“读一不二”(一本书不读完不读第二本)的古训,力戒游手好闲式的读书。在他看来:

读书如同打仗,必须攻占一个个大据点,方能最终取胜,如果散漫随意地打下一个个小村小寨,并因微末小成而自得自喜,头脑里最终空空如也,除了一些零零碎碎念头,若有若无的想法。

爱因斯坦说,“游手好闲地学习,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。”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游手好闲的学习大行其道的时代。我们每天花大量碎片化时间接受大量碎片化信息的冲涮,各种亦真亦幻的知识零碎在我们头脑中自去自来,自生自灭。

如果我们要给自己的知识记一笔帐,就会发现,我们知识净资产少得难以置信。原因在于,尽管我们头脑中每天的知识碎片流入量很大,但碎片无法拼合成整体,杂多的碎片随时会被新的碎片所替代,周而复始,我们头脑就成了知识碎片的转运站。

学习的目的,是在我们的头脑中建立一座座成型的认知大厦,而不是把我们的头脑变成堆放各种边角余料的垃圾场。

我们每天都在阅读,但很少真正读书,更没有读那种“书中之书”,那些出自人类最智慧的大脑的书。

那些书,通常称之为经典。

据统计,目前每个手机用户每天刷朋友圈、刷微博、看今日头条、发朋友圈所花的时间最少2.4小时,换言之,一个月在这些事情上花去的时间是72小时——3天3夜。

这72小时的“阅读”我们读了些什么?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?有什么明显的收益?

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时,我们头脑中很可能是一片茫然。

如果这72小时不是用来刷手机,而是用来读书呢,那可以读多少书?如果是读相对轻松的书,按4个小时读1本,则可以读18本书;如果是读内容相对严肃的书,按10个小时一本,也可以读7本书。

如果用72小时读经典,以朗读速度,至少我们可以把儒家的四书(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),道家的《道德经》、《庄子》、佛学的《金刚经》、《心经》、《坛经》,基督教的《新约圣经》通读一遍。

我们在年少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些经典,也许这些经典已经在我们的书架上存放多年,也许我们偶尔还拿起来翻过几页,也许我们心里也动过通读一遍的念头。

然而,这些经典对于我们来说很可能更像是可望难及的“传说”,读完它们,很可能是我们一生都难以完成的宿愿。

这是一条很多人都“懂得”但也仅仅是“懂得”的道理:

值得做的,就值得现在就做;如果你现在不做,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做了。

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读经典。值得读的,就值得现在就读;如果现在不读,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读。

“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”,这是不少女性常有的感叹。尽管你不断地添置衣服,花在衣服上的钱不少,但真到了要准备出席重要场合的时候,却发现满柜子里竟然找不到一套合适的衣服。

造成这种浪费的重要原因,是我们买衣服时缺乏“经典意识”,我们一次次将钱花在那些“价廉物美”的衣服上,这种“省钱省心”的习惯让我们买衣服时永远无法实现“从零到一”的突破。衣柜里衣服再多,其实都是“零”,所以“永远少一件衣服”。

《道德经》里说,“多易必多难”。因为省钱,我们浪费了太多的钱;因为省心,我们遭遇到太多不省心的事。

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,“攻占据点”是必修课,因为畏难而习惯性绕开据点,最终让我们即使不是寸步难行,也是举步维艰。

做容易的事,也许更困难。反过来说也一样:做困难的事,也许更容易。读经典,最终是收效更大、成本更低的读书方式,因为我们“把战略性资源投入在战略机会点上”。

同样,从总体上看,闲逛式阅读是低收效、高成本的学习方式,因为选择这种学习方式,就是选择了“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”。

时不时有媒体让本人为大家开书单,婉拒之余,我总是加一句:

那些公认的经典就是最好的书单,是由一代又一代最聪明的大脑共同为我们拣选、保证过的书单。

在起步阶段,读经典是有相当难度的,但这是值得经历、预示着丰厚回报、让我们享受认知乐趣和智力快感的磨难。

我们将一起经历一场智慧探险之旅。在1年的时间里,我们用12天的时间,详细解读中西文明史上的多部经典,通过文献解读,我们将领略到古老经典的精深、精妙与精彩。

通过鲜活的案例分析和场景还原,我们能在技术和商业模式日新月异的今天,感悟到古老经典历久弥新的思想穿透力,令人惊异的前瞻性和针对性。

最重要的是,在这场智慧探险之旅中,来自各行各业的数十位精英,能在经典所营造的语境下,分享洞察和感悟,在思想和趣味上形成深切的对流,成为在精神的隐秘处不期而遇的挚友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